A、蒸汽因素。
1、蒸汽用量。
特征:(1)、下灰渣塊多,有黑實渣塊,夾生碳多易偏側(cè);
(2)、頂溫偏高、波動大,呈鋸齒狀,稍微缺碳時易翻爐;
(3)、頂、底溫正常而翻爐;
(4)、底溫在加大爐條機后慢升而倉溫易升溫快且溫差易大;
(5)、風壓偏高、C O2含量偏低;
(6)、氣化層粘硬、集中。
處理:根據(jù)頂、底、倉溫度和爐條機轉(zhuǎn)速適加總蒸汽量,調(diào)節(jié)上、下吹比例或手輪及爐條機轉(zhuǎn)速。
(1)、頂溫高、底溫低時,加下吹手輪0。5—1。5厘米,加爐條機20—80轉(zhuǎn);
(2)、頂溫低、底溫高時,加上吹手輪0。5—1。5厘米看溫度變化緩加爐條機;
(3)、頂溫高、底溫高、倉溫高時,減吹風2—4個數(shù),減爐條機20—60轉(zhuǎn)或不動;
(4)、頂、底溫正常而風壓偏高,CO2%偏低,爐翻,則同時加上、下吹手輪0。5—1。5厘米,加爐條機20—80轉(zhuǎn)。
2、蒸汽用量大。
特征:(1)、下灰渣色發(fā)白、幾乎無大渣、沫粉多、火碳多、灰量多或正常,不偏側(cè);
(2)、頂?shù)诇卦诖碉L量較大時都偏高,反之較低,波動不大。
(3)、倉溫偏高(吹風大時)或正常(吹風小時)、較均衡;
(4)風壓偏低,上下行煤氣CO2%偏高;
(5)、下....